相关栏目
    热点信息

    我校举行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学典礼

    开启研究生教育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8日 来源: 新闻中心 字体大小:

    (黄菲青 陈天勇 梁宇铭)9月7日上午,我校隆重举行2022级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学典礼,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首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正式报到入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办公室主任徐光伟、研究生院院长陈泳竹、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蔡君、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李亚、研究生院副院长丁燕红,广州理工学院校长胡社军、党委书记黄圣诚等董、党、政领导,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机关部处长、二级学院院长、2022级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了开学典礼,副校长张世梅主持。

    首批联培硕士研究生5人,其中电子信息类4人、工商管理类1人。常务副校长伏焕昌代表学校为他们颁发了入学奖学金每人5000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支持我校建设发展,在未来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将一如暨往支持帮助我校,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戴青云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在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等方面推动更深层次合作,切实保障研究生质量水平,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特色品牌。

    胡社军校长致辞,勉励研究生同学坚定理想信念、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潜心治学、追求卓越,结合广东、广师大、广理工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瞄准目标、凝聚方向、积蓄力量、重点突破,成为本领域的领军人物、重要专家、一把好手;要求职能部门同志和研究生导师密切配合,及时解决研究生理论学习、实践创新、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广大教师以自己的师德师风模范行为成为“四有”好老师,全面完成研究生授课、论文指导、社会实践、就业帮扶以及情感关怀、心理疏导、文体活动参与等指导任务。

    硕士研究生导师代表陈吹信教授发言,代表全体研究生导师劝勉大家开拓创新,勇毅前行。研究生代表刘洪铭发言,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做青春同路人,做青春领航人。

    研究生为与会的导师献花,献礼教师节。

    开学典礼后,黄圣诚书记、张世梅副校长和研究生同学及其导师们一起来到工程楼,参观研究生学习室、工作室、实验室,师生在一起畅谈学习规划。


    开启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新征程

    今年4月2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2年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启动硕士点建设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加快推进广东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内涵发展,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服务国家和广东战略需求。包括我校在内的2021年入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的8所民办本科高校中有3所率先获得2022年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计划。我校联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个。

    2022年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有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科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点建设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培养、新建高校联合培养等5项。


    入列广东省民办高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1年5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我校成为广东省民办高校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在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等领域培育建设专业硕士学位点。

    根据规划,学校在“十四五”时期在惠州博罗县建设新校区、推进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建设国家和广东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探索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新路子,在师资队伍水平、教学科研平台、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开发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整体提升,建设成为广东非营利性民办品牌高校。

    2018年以来,我校与三峡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今年3月,获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正式签订联合研究生培养协议,制定了《硕士研究生立项单位建设规划》及实施细则,确定电子信息领域、土木水利领域、工商管理领域等专业学位领域以及会计、翻译两个专业学位点作为建设重点,每年设立3000万元专项建设基金。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特色发展

    学校面向广东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年“突出贡献机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是广东省唯一同时具有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社科联授予省级科研平台的民办本科高校,有国家一流专业、省重点学科、省级科研平台、省级创新团队、校办企业,有丰富的图书和数字化资源库,年度承担省部级项目80多项,科研经费突破2000万元,授权专利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有一大批教授、副教授、博士和双师型教师,还有一批培养过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导师。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位居全省本科高校首位。

    学校新工科特色鲜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本科专业45个,其中工科专业23个;建成校内实验室140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1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校企合作联盟企业400多家、长期驻校企业16家。加强“新工科”专业集群建设,打造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信息、通信、计算机、大数据、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物联网等工科类专业集群,重点在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方面彰显特色并形成优势。

    胡校长强调,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成为广东一流、全国知名的非营利性民办品牌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