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热点信息

    广州理工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2日 来源: 新闻中心 字体大小:

    2021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还将迎来建校20周年。秋季学期,学校要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教职工的岗位职责要求,继续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深化服务的标志性成果建设,广大教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对照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抓执行力、抓落实度、抓标志性成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校20周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要求,紧跟社会进步、产业变革、科技创新步伐,推进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制改革试点,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办学核心竞争力取得新突破,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声誉和学校美誉度迈向新高度。

    二、主要工作

    (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1.深化教学科研管理改革,推动“十四五”标志性成果建设。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标准和省教育厅民办高校规范达标和品牌提升“双计划”要求,全面启动学校“十四五”教学科研学科竞赛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统筹布局并实施国家、省、厅、校各层级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团队、项目、奖项等成果建设方案,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习调研工作,为整体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奠定较好的基础。(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教学管理部、学生管理部)

    2.深化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制改革,激活二级学院办学活力。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制改革试点单位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进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集群、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整体进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各部门要主动为改革试点单位创造条件,加大预算支持力度,促进改革试点单位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为学校全面推进改革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案例。适时启动以教师工作室为载体、以课堂改革为核心的创新实验班建设,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力争本学期完成3-5个创新实验班改革试点。通过改革,调动基层教学组织积极性,激发师生创造热情,构建学校与师生事业发展命运共同体。(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学校工作部)

    3.深化二级学院机构改革,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打造特色学科专业。按照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2.0计划和“四新”工程建设要求以及广东省十大战略新型产业布局,坚持工科为主,工、管、经、文、艺协调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新工科”特色。条件成熟时合并、拆分、组建新学院,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

    按照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原则,进行专业调整和归并。将工业设计调整到艺术设计学院,与产品设计整合为产品设计专业,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调整到艺术设计学院。新组建的学院,要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必要的整合,淘汰部分社会需求少、办学水平低的专业;整合相邻专业,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方向;实行跨学院专业调整。

    2021年拟新增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护理学、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舞蹈表演。2021年撤销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动画。

    制定“十四五”期间撤销和新增专业清单,依据学校发展需要每年适时启动实施。(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协助单位:人事处、发展规划处)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人才强校”工程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条件,建立职称晋升长效机制。按照教育厅对我校职称自主评审抽查反馈意见,对现有职称改革系列文件进行修订完善,8月底前报送省人社厅和教育厅审核备案,11月开展本年度校内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牵头单位:人事财务部,协助单位:教务处、发展规划与科研处)

    对照《广东省“十四五”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力度。实施“帽峰人才”工程计划、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双师型教师建设计划、教学名师培育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学历提升计划、青年骨干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本学期开展“帽峰人才”、青年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申报遴选和聘用。(牵头单位:人事财务部、教学管理部、发展规划与科研处)

    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全员聘任管理、薪酬分配、绩效评价改革。修订完善汇编各单位和个人岗位职责,人岗匹配、定岗定员;完善优化教职工薪酬体系,提高绩效奖励标准,提高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逐步形成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增长机制。(牵头单位:人事财务部,协助部门:校办、党办)

    (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规范教学运行。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编印《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健全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出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强化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础作用。加强教学管理干部业务培训,提升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做好教务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课堂考勤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做好全国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各级各类社会服务性考试考务,“零差错、零失误、零投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学督导和听课评课,积极组织学生评教、督导评教、专家组评教。(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督导中心)

    2.加强教学管理。修订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就业方向、行业职业岗位细化分类,落实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实施应用型人才多样化培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教学活动,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试行教考分离。做好40个校级教改项目检查结题验收,组织开展2021年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完成20项基本目标。(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

    3.推进专业课程教研室建设。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扶持新专业建设,逐步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体系,新增1-2个省级一流专业。按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推进6门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培育10门校级一流课程,2022年获批1-2门省级一流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举办首届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赛。以《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办法》为基准,明确系(教研室)责权利,发挥系(教研室)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推进超星泛雅教学平台系统运用,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和学生信息化条件下学习能力。筹建课程资源制作中心,建设录播室。立项建设20个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其中3个思政项目、5个重点项目和12个一般项目。(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

    4.构建大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制定“大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完善实验室布局,分步实施实验室搬迁改造和教室、机房升级,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制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产教融合、资源整合、协同办学、“双师型”教师培育等方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推动产业学院提升合作办学质量,新建1个产业学院。(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实验室与教学资源管理中心)

    5.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优化文献资源结构,加大电子资源投入,图书馆楼WIFI全覆盖,纸本和电子文献资源覆盖所有学科专业。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加强文献检索利用培训,推行阅读学分制度,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图书馆)

    (三)强化学科科研工作,提升办学水平

    1.启动专业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按照“十四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规划,重点加大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工商管理三大类别及相关专业领域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着力提高现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努力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重点学科提档升级,强化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积极申报新一轮省级重点学科1-2个。机器人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顺利通过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估,提前做好互联网金融、商务英语两个新专业学士学位评估准备工作。(牵头单位:发展规划与科研处、教务处)

    2.加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着力加强省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推进两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申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实科基地奠定基础。新增1-2个省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力争实现省级、国家级科研平台新突破。新增立项校级科研项目和校本研究项目30项,力争实现国家级或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国家竞争性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的突破。开展与企业、政府、高校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行政融合协同创新研究,强化科技应用为主的横向项目研究,实现科研经费1000万元的学年目标。新增授权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牵头单位:发展规划与科研处,协助单位:教务处、社会服务处)

    3.加强教师工作室建设。开展对现有教师工作室的中期检查和成果认定工作,对检查合格及以上的工作室继续支持建设,对获得优秀等级的工作室予以表彰,对认定基本合格的工作室限期整改,一年内完成规定目标继续支持,对不合格的工作室予以淘汰。新增各类型工作室各5个。鼓励教师工作室组建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创新实验班改革试点。(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教学管理部)

    4.加强省工程中心建设。发挥工程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开展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课程设置开发和以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为重点的科技开发。加强与园大公司合作,做好《智能人脸识别门禁信息管理系统》科研项目收尾推广。开展与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合作AI工业声学检测系统项目,开展控制部分、界面、算法、应用场景等研究,开发出实用的相关产品。(牵头单位:教学管理部、学校工作部、工程中心)

    (四)抓实学风建设,强化三全育人

    1.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开展主题教育,树立价值标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每月一主题,组织好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组织好防诈骗、防艾滋、禁毒、消防安全等方面教育,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我为祖国升国旗”活动。推进网络育人,加强易班、新媒体建设,服务学生学习、生活、就业、考研、社会交往、心理咨询、休闲娱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推进秋季征兵工作,加强国旗护卫队建设,发挥退伍复学学生的积极作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重点组织好专业教育、校史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疫情防控教育等。整合学生组织,整顿团学队伍,加强社团建设,推进社团活动品牌化,培育校园文化精品;做好“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一专业一特色,一学院一品牌”。(牵头单位:学生管理部、团委)

    2.推进学风校风建设。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学籍学业、违纪处理、考风考纪、《学生手册》等制度学习宣传力度。坚持严肃课堂考勤、早晚自习考勤、主题班会考勤,确保学生出勤率98%以上,坚持严查晚归、外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违纪行为。强化学业预警,落实学业帮扶,保持毕业率、学位授予率持续高位。建设一批考研考学工作室,应届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上线人数、应征入伍人数持续提升,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通过率显著提升。推进学生宿舍社区化,推进党建工作、学生工作进社区,提升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牵头单位:学生管理部,协助单位:教务处、后勤办)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配齐辅导员队伍,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评比,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组织辅导员申报思政类课题,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提高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牵头单位:学生管理部,协助单位:人事处)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心理预警信息库,建立重点学生帮扶计划。优化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值班,全天候为学生心理援助服务;指导“朋辈心理咨询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研讨督导。强化心理危机预警干预,落实安全保障,规范“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防控网络,实施“周报”“月报”制度,及时发现预警跟踪帮扶干预。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牵头单位:学生管理部、心理咨询中心)

    5.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双创学院和帽峰创谷建设。深化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深化专创融合,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筑梦职场、创业沙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主题活动,扩大学生参与面。加强帽峰创谷建设,加强创业孵化,引进优质企业,培养优秀学生创业团队,扶持优质项目做大做强。立项建设12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申报2021年广州市级众创空间项目,选聘优秀专兼职教师、校外专家、优秀校友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扩大学生参与率,培育优秀项目,参与数获奖数新突破。(牵头单位:学生管理部、团委、创新创业学院)

    6.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单位共同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组织好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月活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推动爱岗敬业、修身修学见行动。做好“三全育人活动周”“帽峰论坛”总体策划,加强新闻宣传、舆论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品牌。(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学生管理部)

    7.抓实抓细学生封闭管理13项工作。

    以规则和流程为基础,在考勤纪律、重点心理健康关注对象、出入境情况、就业跟踪、学籍处理、违纪违规处分、学业预警与行为预警、校级及以上荣誉表彰奖励、党员发展及教育与管理、贫困生帮扶、退役复学、宿舍管理、课室管理等13项工作中强化闭环管理。每项工作按照闭环管理四个环节依次推进,以后一环节的启动倒逼前一环节的落实;加强学生工作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确保每项工作闭环流畅运行;运用数字化手段定期分析学生闭环管理动态数据,制成可视化图表,勾勒学生工作数字画像,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效能。(牵头单位:学生管理部、教学管理部、学校工作部)

    (五)抓实招生就业,提升办学美誉度

    1.丰富办学层次。制定“十四五”新专业清单,做好新专业申报工作。做好招生录取大数据分析,提高生源质量和报到率;做好普高、专升本、三二分段统筹衔接,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加强招生宣传,重点做好招生宣传资料编印、招生网站和新媒体建设,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做好生源基地建设。建立专升本专业课程命题教师资源库,推进招生考试工作规范化。(牵头单位:社会服务部、招生就业处)

    2.全员参与促就业。坚持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推进2021届毕业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创业市场,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多渠道推进精准就业帮扶,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就业质量满意度双提高,最终就业率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办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提早谋划启动2022届毕业就业指导工作,承办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组织召开校友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牵头单位:社会服务部、招生就业处)

    (六)坚持开放办学,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1.积极扩大社会服务。加强校外资源整合,开拓社会服务新业务。完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完成2021年首届成人招生计划;加强成人教育合作教学点招生、教学督察;积极拓展社会培训考证项目。(牵头单位:社会服务部)

    2.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扩大国际教育招生,开拓合作院校,做大国际教育项目。积极开展国际班招生及开展国际特色招生项目,稳妥开展考文垂等国外合作院校3+1、3+1.5等多种形式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国际教育学院)

     3.扩大引企入校。(请伏焕昌、胡思虎补充)

    (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校园生活品质

    1.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实现校园门禁和学生社区门禁系统联动。完成校园美化工程、学生宿舍热水系统改造工程、老学生宿舍标准化改造工程,实现污水处理池(一期)运行,完成用电增容等服务保障工程,优化校园供水保障,全面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牵头单位:后勤管理部)

    2.加快校园建设进度。推进增城校区四期、白云校区征地工作,完成博罗校区拆迁补偿征地工作。启动白云校区新建篮球场、工程楼、学术交流中心、宿舍楼等新一轮工程建设,完善功能性建筑用房。加快广东省、惠州市和博罗县重点建设项目博罗校区第二期建设,争取学生尽快入驻。(牵头单位:基建工程部)

    3.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完善校园宽带网络设施,提升网速和wifi覆盖。建设校园网一卡通工程,打通职能部门数据孤岛并实现共享,构建学校信息化辅助决策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建设教学师生互动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网络题库平台、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部分通识课网上授课直接获得学分,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网络中心)

    4.提高食堂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抓好食品安全,坚决执行“日查、周查、月查”制度,结合开学前和学期末专项检查,全方位督促监管各食堂、商铺的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抓实抓细供餐品质与价格稳定工作,鼓励食堂在食品原材料选用、搭配、烹饪上下功夫,增加花色品种,调整烹饪技法,保证出品质量。引导食堂商铺降低成本,稳定饭菜价格,引导师生文明就餐,杜绝浪费。加强指导食堂商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做到有投诉立即响应、立即查处、立即反馈。维护食堂用餐秩序,实行错峰就餐,延长供餐时间,鼓励师生自带餐具或利用校内外卖平台订餐自取。

    (八)加强党建引领,确保政治安全

    1.加强理论武装,深化主题学习教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学校做贡献”“我为祖国添光彩”实践活动,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开展红歌会、报告会、竞赛展演、社会实践,鼓励创作党史题材、校本素材的文艺作品,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党委办公室)

    2.贯彻落实习近平教育思想和法治思想,推进依法治校。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规章制度制修订工作,强化《制度汇编》《教职工手册》《学生手册》的宣传学习全覆盖,提升领导干部、全体师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落实教代会学代会提案,落实校领导联系师生和接待接访制度,畅通校领导与教师、统战人士、学生、校友、社会各界的联系渠道,把师生员工热切关心的事情作为学校工作重点。(牵头单位:校办、党办、学生处、人事处)

    3.开展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专项行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教育方针权威性指导性地位和作用,自觉对标对表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教育方针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面向全校及校属二级单位开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合、部门自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查找问题与立行立改相结合,聚焦办学治校、教书育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牢政治方向,端正办学理念,清理制度规范,校正误区偏差,推动学习认识再深化、贯彻落实再出发,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教书育人质量水平。(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党委办公室)

    4.坚持政治建设,确保安全稳定。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校园综合安全责任状,将校园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全局的高度。净化意识形态建设的源头、环境、氛围、土壤,健全全方位意识形态长效防控体系,切实把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抓紧、抓实、抓全、抓细,有效阻断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渠道,推动爱党爱国入脑入心。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政治站位,确保校园政治安全和谐稳定。(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党委办公室)

    5.庆祝建校20周年,汇聚发展力量。全面梳理学校办学20年和“十三五”成果经验,组织学校发展成就展。成立校友会,录制宣传片,编辑《校友录》,组织动员校友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学校发展。(牵头单位:学校工作部、社会服务部、新闻中心)

    (九)强化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安全

    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把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摆在第一位,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校园安全稳定,保障教学生活秩序正常化。制定在线教学预案,组织师生分期分批返校、新生分批报到,疫苗接种基本覆盖。(牵头单位:学生管理部、后勤管理部、保卫处)

    (十)重点工作和民生工程

    1.重点工作

    一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确保师生安全健康、校园安全稳定。(黄圣诚、胡思虎)

    二是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黄圣诚、肖海)

    三是全面推进办学活力改革和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制改革试点。(胡社军、伏焕昌、张世梅)

    四是推进办学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标志性成果不断产出。(胡社军、伏焕昌、张世梅)

    五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帽峰人才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计划。(胡社军、伏焕昌、张世梅)

    六是实现招生就业工作既定目标。(胡思虎)

    七是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伏焕昌、张世梅)

    八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项目。(黄圣诚、胡社军)

    九是抓好党建工作进社区。(黄圣诚、胡思虎、肖海)

    十是校园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伏焕昌)

    2.民生工程

    一是学生社区建设。(胡思虎、伏焕昌)

    二是校园门禁监控系统建设。(胡思虎)

    三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伏焕昌)

    四是教学区直饮水工程建设。(胡思虎)

    五是校园文卫建设。(胡思虎)

    六是增加教职工公积金。(张世梅)

    七是新食堂建设。(胡思虎)

    八是医务室建设。(胡思虎)

    九是考研学习班建设。(伏焕昌)

    十是教工宿舍改造。(伏焕昌)


    新时代,新学校,新征程!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站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全力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率治理体系、高素质教师队伍、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产出、高品位校园文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坚定不移朝着广东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既定目标迈进!